新消息丨企业信心逐步恢复 外贸发展基本面稳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以来,全球外贸增长面临汇率大幅波动、通胀压力较大、地缘风险加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四重压力,世贸组织(WTO)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3.5%。中国外贸顶住风险压力,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得益于多项稳外贸政策的叠加效应与外贸企业的拼搏进取,中国外贸体现出四大特点。


(资料图)

外贸企业发展信心逐步恢复——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生产需求持续改善,中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信心也企稳回升。中国贸促会进行的第三季度全国外贸形势调查显示,45.10%的受访外贸企业表示三季度外贸发展信心逐步恢复。外贸企业对全年贸易额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也有所改善,分别有45.99%和34.37%的大、中型外贸企业预期全年贸易额正增长;26.71%的小微外贸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能够实现增长,该比例较二季度上升了4.81个百分点。

外贸企业积极利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努力化解疫情带来的境外参展、线下交易受限等负面影响。外贸企业对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对出口的带动作用认可度高。调查显示,46.70%的外贸企业认为外贸综合服务对出口促进的作用最大;跨境电商的作用次之,占比为22.52%。

外贸企业部分成本压力逐渐缓解——

今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外贸企业的运输成本、能源成本在三季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随着国内有力有序疏通海空港等集疏运政策的落实,保障外贸企业物流从国内运输、出入关、港口装卸到船柜供需各环节畅通的力度持续加大,国内物流成本明显回落。9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回落,环比下降14.50%,达到本年度各月最大降幅。同时,国际航运业复苏,国际运价波动回落,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于8月31日达到本年度最低点,9月环比上升5.51%。调查中,45.01%的受访企业表示物流成本压力缓解。

国际能源价格受国际局势影响一路走高,给外贸企业生产带来较大成本负担。进入三季度,国际能源成本负担也开始出现缓解趋势。9月,国际能源价格指数为157.28,环比下降8.06%。调查显示,22.73%的受访企业表示能源成本高企问题较上季度缓解。

外贸企业新增订单市场来源结构出现变化——

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外贸企业新增订单最大来源市场。调查显示,三季度外贸企业新增订单主要来源市场前三位分别为东盟、欧盟和美国,占比分别为30.60%、30.55%和25.29%,中东、南亚、日本、韩国、非洲等地区的新增订单占比有所上升。同时,国内市场对外贸企业的支撑作用上升。调查显示,2.53%的外贸企业新增订单来自国内,外贸企业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步伐略有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超过五成的受访外贸企业表示新增订单未减少,但是获取新增订单仍然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三季度,外贸企业在手订单主要集中在小单、短单。

外贸发展基本面稳固——

中国外贸向好因素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出口市场对我国出口需求强劲,国内外主要经济体生产景气水平稳定,国内一系列外贸保稳提质政策落地,我国外贸基本面更趋稳固。

企业对今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和助企纾困政策效果评价较高。调查显示,55.89%的企业认为减税降费对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帮助最大,49.82%的企业认为出口退税的政策成果较为有效,有30%以上的企业认为通关便利化、降低融资成本、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政策效果明显。

综合来看,中国外贸四季度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虽然欧洲能源危机、欧美央行加息缩表等不稳定因素增多,但是四季度经济在全年分量最重,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将在四季度发挥更大效能,我国外贸增长虽增速或有下降,但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作者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