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资讯】国内外粮价涨幅为何差距大
(资料图片)
春节将至,正是粮油消费旺季,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意义重大。从目前看,各地粮油货源充足、品类齐全、价格平稳,能够保障春节期间广大城乡居民采购需要。
粮价稳定关系物价稳定,关系民生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年国内外粮价波动频繁,国际粮价涨幅明显高于国内粮价。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去年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粮食保供稳价措施,是去年国内粮价平稳运行的根本原因。
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正是由于我国粮食自给率高,粮食市场独立性较高,国内粮价受国际粮价影响较小,市场波动较小。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我国始终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一直实行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市场起到托市作用,稳定粮价,保护种粮农民收益。去年我国粮食实现“十九连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国粮食储备充裕,为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国内外粮食供给冲击,有关部门采取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认真组织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通过优粮优价确保农民合理种粮收益,通过最低收购价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不断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外粮食市场运行态势,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加强风险预判和战略预置,充分估计国际上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极端情况,制定多场景应对预案。合理把握政策性粮食销售节奏和力度,根据调控要求适时做好储备投放,增加市场有效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政策信息发布,及时释放调控信号,引导市场预期。
适度粮食进口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量达1.4亿吨,与2020年相当,有效填补了国内结构性短缺。为了避免粮食过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多年来我国对三大主粮实行进口配额管理,配额内进口征收1%关税,配额外进口征收65%的关税,这相当于为国内粮食市场筑起了一道保护墙。2020年以来,玉米、小麦、大米三大主粮进口量均已突破进口配额,但并未改变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也未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从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障粮食价格总体稳定,但粮食安全的基础仍有待进一步稳固。从国内看,由于粮食刚性需求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粮食供需仍是紧平衡格局,总量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从国际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虽然相对宽松,但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我国粮食进口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今年国际粮价有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要减少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就要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供稳价能力。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不断拓展粮食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增强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有关部门在春节期间仍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关键词: